重磅推荐|社工书籍《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实践与反思》

2025/10/17 15:57:05 阅读(4)

“我爸爸是坏人吗?”

“希望有个阿姨陪我长大。”

“我不是‘没爸没妈没人管’的孩子。”

如何提升监狱内父母的亲职能力?

父母缺位孩子如何融入新的家庭?

《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实践与反思》,

该书是以原生态的方式写下的社工手记,记录的是一群心怀善念的社工师生的心路历程。

说来虽然简单,但读来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我觉得,本书很值得一读,特别是对社会政策的制定者、社会工作专业的从业人员、学生和研究者,都具有启发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尚晓援)

这是一本由社工书写的个案集,用亲身经历的个案故事与你对话,带你走进社工服务。

与你分享个案故事,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心声,学习社工介入的方式方法,深入浅出的带你了解及走进个案服务中。

这是一本由社工书写的个案集,用亲身经历的个案故事与你对话,带你走进社工服务。

与你分享个案故事,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心声,学习社工介入的方式方法,深入浅出的带你了解及走进个案服务中。

《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实践与反思》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复和的5位社工和3位实习生共同编写完成。

内容以社工服务中的真实案例为题材,透过个案的服务将社会工作者服务的理念、流程、伦理等一线社工需具备的社工知识以文字形式记录,文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希望通过次数培养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让更多同行受惠,以专业的手法帮助服务对象,也愿这个群体被更多的人接纳与理解。

愿此书可以提醒即将或已经成为父母的朋友们,重视家庭、重视儿女的健康生存环境。

复和:西安市复和未成年人服务中心是在陕西省西安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专注于为限制人身自由人员及其家庭提供社会工作服务,致力于促进司法、民政等各部门联动,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推动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家庭社会救助工作的落实和社会福利的完善。机构采取个案、小组等社会工作手法提供一线服务,同时培训、督导、研究及政策倡导推动中观及宏观层面的改变和更新。

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包括服刑人员、强制戒毒人员以及在看守所被羁押人员的未成年子女。

推荐语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尚晓援

本书关注的是一个非常边缘化的儿童群体:限制人身自由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孩子可能过早地遭遇了人生中的疾风骤雨。他们的家庭可能无法给他们提供健康成长必要的支持。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遭遇贫困、忽视、虐待、霸凌和歧视。每一个个案,都是一个家庭的悲剧和儿童之殇。如果没有有效的外界干预,这些儿童的成长可能会偏离正常的轨道。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的社会可能会为忽视这些儿童的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读过本书,我深切感觉到,对这些儿童提供的服务,真是回报很高的投入。因为它有可能改变这些孩子的发展轨迹,也有可能把潜在的未来消极因素转变成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
本书记录了服务这些儿童时,社会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这些年轻的社会工作者,不辞辛苦,深入家庭和社区,点点滴滴地记录下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生活的方方面面,分析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各种因素,并通过持续的努力,提出对策,解决儿童面对的困难,帮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本书体现的这种兢兢业业的“社会工作者”的道德精神,是今天的社会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这种精神,可以通过本书传递给后续的社会工作者,是为薪火传承。

在本书中,既包括了宝贵的实证资料和作者的真实感受,也可以看到作者在理论探讨方面作出的努力。作者试图用被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儿童发展理论来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并期望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总结和传播。这使得本书虽然是一本实务手册,可供基层社工在实务工作中参考,同时也为基层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赵鑫

当“复和”督导廖陈林老师发给我这本书的电子稿时,我并不知道“复和”团队,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觉得又拿到了一本有待出版的专业书,一个“漫长而无聊”的阅读任务就等在前方了。

但读了个开头,就被廖老师和同工们那质朴温和的文风感动了。他们仿佛和眼前的读者在对话,仿佛告诉眼前看这本书的社工,特别是那些新手社工,个案里都有什么故事、什么坑、什么困惑和什么出路。而我就成了这样的一个读者,深深被这本书中的实干精神、探索精神和肺腑之言所打动,爱不释手地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哪还有什么漫长和无聊感呢?与其说我是一个阅稿人,不如说我是一个学习者。
社会工作中的三大方法中,最耗时、最不容易做的,我以为是个案社会工作。许多机构不喜欢把大量人力物力心力投入个案工作中,如果非做个案不可,也是能做得短程一点就做得短程一点。而“复和”的个案一做就是长则三年,短也要一年。在这些个案服务的过程中,因为“复和”的陪伴,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被修补,一个个失职的父亲或母亲被唤醒回到为父为母的位置,而一个个孩子的成长路上也被点起了一盏盏小灯。把最不易的个案工作做成后,社工人就“知趣”地撤离,目送孩子们继续他们人生的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觉书中有许多亮点:

1.关注一个少有人关注的群体

2.芬芳清香的价值观

3.注重理论的运用,让所有的理论在实务中接地气

4.重视家庭功能的建设--保持、恢复增强高墙内父母的亲职能力

5.不掩饰现实世界的无奈

6.督导的用心

7.比技术更宝贵的是热情和爱
这份热爱让督导和社工把每一个有意义的故事都记录下来。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抑或是无法判断的,作者都在掏心掏肝地写出来,这既是对自己服务的记录,对自己工作的总结,也是在传授经验,生怕自己掉进的坑后来的社工又掉进去,也迫切希望自己积累的经验可以跟其他社工们一起分享。所以一个不太会做社工或一个不太会做督导的人看了这本书就像自己也跟着去做了一遍,收获颇丰。
全书看完,不禁让我想到王维的一首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对于我这个远在上海,自认为看过许多热热闹闹的社会工作花开花落的人来说,“复和”的社工正是这山中枝头的辛夷花,不需要别人点赞,也不孤芳自赏,开时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又温润了那一方土地。

目标读者

目标读者:社会政策制定者、基层社会工作者、儿童主任、学生、研究者、社工从业人员、公益人士、同行朋友等,期待此书可以成为社工在服务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必备的工具书。

内容分享

个案基本资料→个案来源→个案背景资料(引发事件、服务对象个人情况、服务对象监护人情况、服务对象家庭情况)→问题分析(理论分析、问题界定)→个案目标及服务计划→阶段性服务记录→评估(介入效果评估、介入过程评估)→社工服务反思

目录参考

购买方式

欢迎推广此文章

邀您成为复和倡导者,协助大力推广此文,谢谢!

愿专门针对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工书籍,可以帮助更多的社工及同行提升专业能力;对这个群体有爱心的朋友们提供服务指导;帮助每一个家庭看到当父母缺位后,会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的怎样困境和挑战,帮助我们提升父母职能;也愿可以帮助身边或家人中有这种家庭背景的朋友们,全方位的了解孩子们的处境、难处,以及如何正确的看待及帮助他们,避免孩子们再次的经历创伤。

 
    Copyright © 2021 西安市复和未成年人服务中心 陕ICP备2021009700号-1 陕公网安备610112020004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