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7 15:57:05 阅读(4)
“我爸爸是坏人吗?”
“希望有个阿姨陪我长大。”
“我不是‘没爸没妈没人管’的孩子。”
如何提升监狱内父母的亲职能力?
父母缺位孩子如何融入新的家庭?
《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实践与反思》, 该书是以原生态的方式写下的社工手记,记录的是一群心怀善念的社工师生的心路历程。 说来虽然简单,但读来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 我觉得,本书很值得一读,特别是对社会政策的制定者、社会工作专业的从业人员、学生和研究者,都具有启发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尚晓援) |
这是一本由社工书写的个案集,用亲身经历的个案故事与你对话,带你走进社工服务。
与你分享个案故事,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心声,学习社工介入的方式方法,深入浅出的带你了解及走进个案服务中。
这是一本由社工书写的个案集,用亲身经历的个案故事与你对话,带你走进社工服务。
与你分享个案故事,每个家庭面临的问题和他们的心声,学习社工介入的方式方法,深入浅出的带你了解及走进个案服务中。
《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实践与反思》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复和的5位社工和3位实习生共同编写完成。
内容以社工服务中的真实案例为题材,透过个案的服务将社会工作者服务的理念、流程、伦理等一线社工需具备的社工知识以文字形式记录,文采生动活泼,通俗易懂。
希望通过次数培养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让更多同行受惠,以专业的手法帮助服务对象,也愿这个群体被更多的人接纳与理解。
愿此书可以提醒即将或已经成为父母的朋友们,重视家庭、重视儿女的健康生存环境。
复和:西安市复和未成年人服务中心是在陕西省西安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专注于为限制人身自由人员及其家庭提供社会工作服务,致力于促进司法、民政等各部门联动,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推动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及其家庭社会救助工作的落实和社会福利的完善。机构采取个案、小组等社会工作手法提供一线服务,同时培训、督导、研究及政策倡导推动中观及宏观层面的改变和更新。
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包括服刑人员、强制戒毒人员以及在看守所被羁押人员的未成年子女。
推荐语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尚晓援
在本书中,既包括了宝贵的实证资料和作者的真实感受,也可以看到作者在理论探讨方面作出的努力。作者试图用被国际上广泛接受的儿童发展理论来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并期望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来总结和传播。这使得本书虽然是一本实务手册,可供基层社工在实务工作中参考,同时也为基层的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赵鑫
当“复和”督导廖陈林老师发给我这本书的电子稿时,我并不知道“复和”团队,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只觉得又拿到了一本有待出版的专业书,一个“漫长而无聊”的阅读任务就等在前方了。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觉书中有许多亮点:
1.关注一个少有人关注的群体
2.芬芳清香的价值观
3.注重理论的运用,让所有的理论在实务中接地气
4.重视家庭功能的建设--保持、恢复增强高墙内父母的亲职能力
5.不掩饰现实世界的无奈
6.督导的用心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对于我这个远在上海,自认为看过许多热热闹闹的社会工作花开花落的人来说,“复和”的社工正是这山中枝头的辛夷花,不需要别人点赞,也不孤芳自赏,开时山野一片火红,落时又温润了那一方土地。
目标读者
目标读者:社会政策制定者、基层社会工作者、儿童主任、学生、研究者、社工从业人员、公益人士、同行朋友等,期待此书可以成为社工在服务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必备的工具书。
内容分享
个案基本资料→个案来源→个案背景资料(引发事件、服务对象个人情况、服务对象监护人情况、服务对象家庭情况)→问题分析(理论分析、问题界定)→个案目标及服务计划→阶段性服务记录→评估(介入效果评估、介入过程评估)→社工服务反思
目录参考
购买方式
欢迎推广此文章
邀您成为复和倡导者,协助大力推广此文,谢谢!
愿专门针对限制人身自由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社工书籍,可以帮助更多的社工及同行提升专业能力;对这个群体有爱心的朋友们提供服务指导;帮助每一个家庭看到当父母缺位后,会给孩子及家庭带来的怎样困境和挑战,帮助我们提升父母职能;也愿可以帮助身边或家人中有这种家庭背景的朋友们,全方位的了解孩子们的处境、难处,以及如何正确的看待及帮助他们,避免孩子们再次的经历创伤。
扫一扫关注我们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