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9/7 11:52:29 阅读(66)
—与爸爸见面的日子
“快要见到爸爸了,现在心情怎么样?”
听到这句问话,13岁的哥哥小强(化名)默默地思考着什么,没有回答,转过头眼睛看向了窗外。
11岁的妹妹笑了笑,说:“有些兴奋、有些开心,也有点紧张,还挺期待的。”
这是复和社工带着服务家庭的两个孩子前往探视他们父亲途中的一段对话。
—父亲离开
小强兄妹尚在幼儿园时,他们的父亲因某些原因被关在高墙之内,他们兄妹生活中从此失去了父亲的陪伴。
如今,小强已升入初一,妹妹跟随母亲在另一个城市生活,这是他第四次去探视父亲。
为了减少因父亲服刑造成的亲子疏离,社工一直努力创造机会让小强父亲与孩子们有更多连接和互动,鼓励和引导小强父亲在里面承担起父亲的职责,为双方创造尽可能多的见面机会,以便于服刑父亲和孩子们有更多了解、理解和互动,让父亲在里面也能参与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建立及发展更为亲密的亲子关系。
—探监的愿望实现
在社工的建议下,小强父亲写信向监狱申请更多亲子会见的机会。同时,2024年1月,社工也给小强父亲所在的监狱致信,为小强父亲申请更多与家人会见的机会。
多年来,复和一直持守的一个理念是:即使在高墙之内,依然可以承担起父亲/母亲的职责。
信件发出后,很快收到了狱方的积极回应,亲子会见安排在2月,正是寒假小强和妹妹可以一同前往。小强奶奶也给社工打来电话:“小强爸爸给家里打电话说了,监狱那边同意了,可以带娃去见面。”老人的声音充满兴奋和喜悦。尽管社工之前已经将狱方的回复告诉给了小强奶奶,但在接到儿子的电话亲口告诉这个消息后,老人还是抑制不住激动地又给社工打来了电话。一家人开始紧张而兴奋地期盼见面时刻的到来。
为了这次特殊的见面,社工和小强奶奶、小强兄妹积极做着准备和设想:见面以后聊些什么、说些什么爸爸能感受到来自孩子的关心,让他知道孩子们没有埋怨他,家里人都在等候他的回归;同时,让孩子们也能感受到父亲的爱,感受到父亲也在参与他们的生活。
九点多,小强奶奶和小强堂叔已经到达。
狱警带着家属参观了服刑人员的宿舍、餐厅、卫生间、洗澡间、洗衣房等,让家属了解亲人生活环境,所到之处干净明亮。
小强奶奶说这是第一次看到儿子住的环境,以前总担心环境脏乱,这次来看到这么整洁,老人感觉放心很多。
随后,狱方领导表达希望服刑人员与家人通过见面可以更好融合,帮助服刑人员安心改造。
—见面
最紧张激动的见面时刻终于来了。
小强的父亲这些年第一次看到堂弟,仔细看了看对方,说了句:“好多年没见着了,过得怎么样?”堂弟眼睛瞬间红了,说了句“都好着”,两人拍了拍对方的肩膀。
随后小强父亲抱了抱自己的老母亲和两个孩子,平静了一下后,对社工说:“听我妈说了你帮助我们家的事情,特别感谢你们!”
社工说:“家里都盼着你回来,之前问过小强怎么看你,他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不要有思想负担,两个孩子知道来见你都很开心。”
小强父亲闻言又抱了抱两旁的孩子。
—生日
这些年,小强父亲没有给孩子们过过生日,为此,社工在向狱方申请亲子会见时特意提出想借见面机会给两个孩子过一次生日。
狱方积极回应,让小强父亲用劳动所得给两个孩子买了生日蛋糕。
在拿来蛋糕后,狱警特意告诉孩子们,生日蛋糕是爸爸用自己双手劳动挣钱买的,小强父亲也小心翼翼地给大家切蛋糕。
吃蛋糕的过程中,小强父亲时不时会伸手抱抱两个孩子。
多年的分离,让两个孩子在面对这份父爱时,仍有些拘谨,孩子们安静而被动的接受着父亲的拥抱和爱。
一家老小吃蛋糕过程中,一直红着眼睛。
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很快分别的时间就到了。
临别,小强父亲再次和家人一一拥抱。
当那扇见面的门关上之后,小强仍久久地站在门口,从玻璃使劲儿往里看,不愿离开。妹妹则小声告诉社工,她也不舍得走。
社工抱抱妹妹,告诉她“以后你们还可以再来看爸爸,也可以写信给他,下次可以和爸爸聊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学校里的事情,爸爸一定爱听。”妹妹听话地点点头。
—返程
回程路上,社工问两个孩子的心情和感受。
妹妹笑着说,她没想到父亲居然会给他们过生日。小强没有过多表达,但一路细心照顾妹妹,中午吃饭的时候把菜里的肉挑出来放到妹妹碗里。
当天晚上,小强在冬令营的营地特意做油泼面给大家吃,以示感谢,小强的手艺还真不错。
见面结束分开后,社工收到小强奶奶的信息,老人说:“真没想到还能有这种方式见我儿,很感谢监狱的组织和你们的工作。”
一次相见,为整个家庭带来良久的温馨回忆。
这是小强父亲这些年来第一次触摸到家人,摸到亲人的脸,拥抱自己的母亲、孩子;这也是小强父亲这些年第一次给两个孩子过生日,让孩子们感受到在父亲心中他们的重要;这还是家人们第一次知道小强父亲的居住环境,心里有了宽慰。见面的温情在随后的日子中继续着,为每个人带来了为新生活而努力的力量。
扫一扫关注我们
访问手机版